欢迎访问陕西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精品课网络

课程改革
来源:金匮精品课程 作者:系统管理员 点击数: 发表时间:2019-11-12 14:58:12
A A A

课程改革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。课程改革主要包括教材建设、教学内容改革、教学方法改革等。金匮要略教学团队历来十分重视课程改革,做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。总结如下:

一、教材建设

本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全国、西部地区《金匮要略》教材编写工作,目前使用的教材有4部,涵盖了中医学本科、研究生教育。教材主要有赵天才教授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《金匮要略》,杨景锋教授参编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《金匮要略讲义》。此外,还有金匮要略课程的辅助学习资料,《金匮要略笔记图解》等。这些教材,切合课程改革实际,适应人才培养要求,注重传承,突出特色,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
二、教学内容改革

根据2017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,教学团队组织编写新的《金匮要略 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。由于金匮要略课程条文十分简洁,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挖掘知识,整合知识,扩展知识,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授课,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。针对不同专业,培养目标不同的特点,在授课中十分注重教学内容改革。《金匮》是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作品,其论述疾病的方法、概念对于生活在当代的医学生而言,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。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特别是生理学、病理学、诊断学的知识来解读《金匮》。比如痉病之葛根汤主症有“恶寒小便反少,气上冲胸,口噤不得语,欲作刚痉表现”,从中医学病机角度而言,是寒邪束表,肺卫失宣,气机上逆所致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试从破伤风发病机理去阐述这些表现。通过查阅资料,学生会发现中医痉病与现代医学破伤风表现十分类类似,加深了中西医知识的融合。再比如,要求学生从心力衰竭的病理学、诊断学角度分析木防己汤证,通过查阅资料,学生会认识到,木防己汤证就是肺心病后期心力衰竭的表现,而木防己汤中诸药具有利水消肿,强心利尿等治疗作用,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学会了如何中西医汇通。

三、教学方法改革

针对金匮要略课程内容比较松散,重难点不突出的情况,我们总结出“三点”教学法予以解决。三点就是重点、难点、特点,具体在授课中力求释义明理,讲清重点;多管齐下,讲透难点;比较鉴别,讲活特点。丰富教学手段,在传统授课基础上,重视启发学生自主学习,注重师生互动,充分应用病案讨论、课后辅导、互联网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。

除此之外,在教学中,加强形成性评价,学生平时作业以及课堂表现,占总成绩30%。此外加强考试命题改革,注重考试覆盖面与重难点相结合;注重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问题,注重考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原则;注重考试的信度、效度、难度。同时通过教师学生座谈,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,及时改进工作,提高教学水平。

联系我们

地址: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

邮编:712046

电话:029-38185000

陕ICP备05001612号-1

版权所有:陕西中西药大学 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copyright@2005-2008 http://www.sntcm.edu.cn All Right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